查看原文
其他

送别全国唯一只有高中学历的博士生导师!从汽车兵到博导,“一路破格”的励志一生!


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享誉中外的唐诗研究专家佟培基先生于2021年9月16日仙逝,享年78岁。


深切悼念佟培基先生!!!




佟老简介
佟培基,1944年出生,河南开封人。他自学成才从汽车司机成为大学博导,他评职称从讲师到教授一路破格,他是全国唯一只有高中学历的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全唐诗重出误收考》《孟浩然诗集笺注》《辛弃疾诗选》等。2011年,在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先生驾鹤去,人间遗哀思。细数点滴往事,先生音容宛在。笃学终生,成就传奇!



自学成才  遨游学海



兴趣和勤奋,让我从司机到博士生导师



1944年,佟培基出生在开封,从小跟着母亲学习认字、绘画,母亲成了他优秀的启蒙老师。
11岁对他来说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那是1955年,他上小学五年级,老师布置的暑假作业是每天抄写一首诗。他从邻居家借了一本《诗刊》开始抄,没几天就抄完了。他跑到开封市图书馆,借到了《唐诗三百首》《万首唐人绝句》。小小少年的心,一下子沉浸在诗的海洋里,从此就是一辈子。
佟培基先生

1963年,佟培基应征入伍,在北京军区直属部队当汽车兵。每月虽然只有5元津贴,他仍将大部分用于购买书报刊物。他利用业余时间伏案疾书,把部队生活和自己的心得凝聚成鲜活的文字,发表在《解放军报》《战友报》上。在部队服役的五年,佟培基每年都被评为“五好战士”。
转业后,佟培基调进河南大学车队。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办借书证。他每次出车前,都要到校图书馆借几本书放进车里。到达目的地,客人去办事,他把车门一关,陶醉在书的海洋里……那些年,不管在哪里当司机,他的坐垫下、工具箱里放的都是书。如果接送的是专家学者,他就更高兴了,不停地向人家请教。而他的勤学善思,也给专家学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佟培基先生

在当时的“批林批孔”运动中,提倡工人、教授结合,他与国内著名学者任访秋编在一个“三结合小组”。利用这次宝贵的机会,他经常向任访秋请教中国近现代文学等方面的学术问题。

1977年,高考大门重新打开,年轻人心中理想的火焰被点燃了。1979年,佟培基报考了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得知这个消息,渴望留住人才的学校领导一纸调令,破格把他调到了唐诗研究所。


此后凭着刻苦的钻研,佟培基发表了一系列高质量论文,把停滞多年的唐诗辨伪研究推向了高峰。鉴于他的突出成就,1982年,他被破格评定为讲师,1986年被破格升为副教授,1995年晋升教授。1987年,他的事迹受到了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表彰。中国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曾来到河南大学,拍摄了《从司机到副教授》专题片。



锲而不舍

终成大器


做学问需要真本事,要较真儿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1977年,佟培基根据自己掌握的史料判断:北京大学邓广铭教授编著的《稼轩词编年笺注》中《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创作时间应是1204年而非1205年,且辛弃疾的仕途中,大理少卿的官职应为太府卿。为此,佟培基将河南大学的一些资深教授请教了个遍,他们都肯定了佟培基的意见,并建议他给邓广铭写信讨论。

“邓广铭是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会理我这样的无名小辈吗?”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佟培基给邓广铭寄去了一封长信。让他没想到的是,仅仅两周后,他就收到了邓广铭来自北京大学的回信。信里邓广铭不仅承认了书中的错误,并赞赏佟培基“对辛弃疾研究甚卓”。这让佟培基喜出望外,从此,他的学术研究劲头更大了。

1979年,河南大学承办全国第二届宋史研究会,邓广铭教授应邀参加,两人也在开封首次相见。一见如故,促膝长谈,佟培基至今还记得邓教授的话:“一个年轻的汽车司机尚且如此,你们河大可真是卧虎藏龙啊!”

佟先生昔日手迹


食管癌、两根肋骨,也阻挡不了倾心研究唐诗



佟培基严谨的治学精神和他所取得的卓越成就,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在唐诗学界获得好评。199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总编辑赵昌平约请佟培基作《孟浩然诗集笺注》,佟培基欣然应允并约定一九九八年底交稿。期间,佟培基先生终日“埋头书案,排比史事,钩沉稽异,晨夕笔楮间,以每解一疑为乐,几忘世事”,节假日也从不休息。1998年初夏,书稿已完成五分之四。而此时由于长时间的作息紊乱,佟培基当年7月被医院诊断为食道癌。3个月的治疗中,佟培基头发大把脱落,瘦骨嶙峋,站立都很困难,一项身体指标一度降至维持生命的最低点。出院时,医生一再要求他卧床休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他却瞒着家人起床开始工作。


佟先生家中书架上“大部头”的《全唐诗》


古籍整理工作不仅是一种脑力劳动,查阅资料也是体力劳动。身体虚弱让他举步维艰,佟培基说,当时从医院到家几百米的距离,他都难以一口气走完,中间总要停停脚歇一歇,但是只要在书桌前他就精神倍增,一站就是两三个小时。面对这样的艰难,佟培基勉励自己在书稿未完成之前,绝对不能倒下。就这样到了12月底,佟培基将生病前余下的二十首诗注释完毕,并将附录资料和前言写定。12月31日上午,来到河南大学邮局将装订成册的全部书稿寄往上海古籍出版社。


佟培基先生在伏案写作


1999年1月8日出版社总编辑赵昌平先生打来电话,说有两个万万想不到。第一,想不到能如约收到书稿。第二,想不到书稿的质量会如此之高。当年春节,赵昌平给佟培基寄来的贺年卡上写了两句著名的唐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2000年5月,佟培基收到了上海寄来的《孟浩然诗集笺注》样书,看到自己亲笔题写的书名,佟培基不由热泪盈眶,百感交集。


2000年6月,这部被称为孟浩然作品“最完整最权威之注本”面世。2001年,这部著作在新闻出版署评选的“全国古籍整理图书奖”评选中荣获二等奖。2013年8月,《孟浩然诗集笺注》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首届向全国推荐的91种优秀古籍整理图书。


        

为人师表  春风化雨

佟培基同志在潜心科研的同时,时刻牢记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他长期坚持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课堂教学,即便在患病手术期间,也坚持在病榻上为研究生授课。1999年夏,他有三位研究生将要进行论文答辩。他坚持要学生定期到病房汇报论文写作和修改的情况,并告诉他们要注意吸取学术界新的成果。



作为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学术带头人,2003年开始,佟培基负责河南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学位点招生培养工作。此时他的身体除了手术及化疗带来的摧残之外,由于长时间伏案工作,颈椎增生严重,椎管狭窄。尽管病情严重到一度走路不稳,但他从未间断过教学科研工作。在他指导的硕士生、博士生论文上,总是密密麻麻写满了红色批语。


而每当佟培基的学生毕业之际,他都会赠送一幅精心书写的书法作品留作纪念。20年来,以佟培基为学科带头人的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培养的研究生,已有数百人走上教学、科研和领导岗位,成为该学科领域的青年骨干力量。



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张宝明:


惊闻佟培基先生仙逝,全校师生深感悲痛。先生毕生笃学,著述丰厚,教书育人,导夫先路,《孟浩然诗集笺注》等倾注大量心血,被誉为“孟浩然作品‘最完整最权威之注本’”。大师陨落,风范长存!先生不知疲倦的跋涉、宽厚博爱的胸怀、自强不息的精神、明德至善的境界,不仅书写了光辉人生历程,也成为唐代文学研究的一面旗帜,在河南大学文化传承的卷轴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先生的崇高品质、励志人生和精神风采,将永远植根于河南大学这片热土,鼓舞全校师生奋发进取,为谱写“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中原风格”的一流大学建设新篇章而贡献力量。


河南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明钦:


惊闻佟培基先生仙逝,吾辈同仁不胜悲恸。先生自学成才,遨游学海,终成全国著名唐诗专家;先生潜心科研,钩沉稽异,学术建树享誉海内外;先生为人师表,春风化雨,身患重病仍坚持给学生上课;先生严于律己,用奋斗与奉献书写人生,曾获得“河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的奋斗赞歌。先生淡泊高远的人格魅力、严谨博达的治学精神、精深宏厚的学术建树,将永远指引和激励着河大师生砥砺前行,再创辉煌!

佟培基教授讣告


中国共产党党员、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佟培基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1年9月16日13时在开封逝世,享年78岁。


佟培基,满族,1944年3月生,河南开封人。1963年8月入伍,在北京军区直属部队服役。1968年复员,1973年调入河南大学汽车队当司机。1979年调入河南大学中文系任教。曾任河南大学中文系唐诗研究室主任、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孟浩然研究会副会长,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政府决策咨询专家。


佟培基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教学科研工作,是河南大学古典文献学学科的奠基者之一,在唐诗整理与辨伪上取得突破性成果,是唐代文学研究的一面旗帜,多次获得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成果奖。曾担任国家重点规划项目《全唐五代诗》主编,著有《全唐诗重出误收考》《孟浩然诗集笺注》《全唐诗精华》《辛弃疾选集》《全唐诗简编》;创作有《萤雪吟草》《论书绝句》等作品。佟先生精通诗词与书法,工篆书、隶书,作品雄浑古朴,凝重典雅,享有盛誉,其书法作品曾多次入选全国书法展。


佟培基教授曾获得“感动河大人物”荣誉,其事迹及学术成就曾受到全国总工会表彰,2011年获全国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


佟培基教授潜心治学,成就卓著,道德文章,垂范后学,为唐诗文献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逝世是学界与河南大学的重大损失!全院师生对先生的逝世深表哀悼。


佟培基教授千古!

           

                                河南大学文学院

2021年9月16日



先生驾鹤  山河垂泪

深切悼念!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驾鹤远去,音容宛在!

来源:河南大学微信公众号

讣告

陈永福大师去世
15岁男孩校内被同学殴打致死,警方通报
讣告,年仅37岁!
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陈共先生讣告
魏宏运先生讣告
赵洲律师讣告,年仅51岁
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先生去世,享年91岁
山西监狱民警封闭执勤期间不幸因公殉职,享年57岁!
长安大学原党委书记杜向民因低血糖摔倒引发脑出血逝世,享年64岁
湖北大学原副校长,武大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继勇去世,享年67岁!
沉痛悼念李文超律师,年仅51岁!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4届毕业生史明志因病逝世,年仅29岁!
曾被人民日报点赞的北影学子徐正阳离世,年仅23岁
痛惜!知名学者去世,年仅55岁!
在这个法学研究方向作出重要贡献的她离开了我们,年仅59岁!
年仅42岁!中山大学朱铁权教授因病去世
广西民族大学二级教授秦红增去世,年仅54岁!
同济大学沈沁教授不幸逝世,年仅53岁!
年仅53岁!北京大学教授沙印林逝世
痛心!“铁法官”走了,年仅58岁,长年超负荷工作,全家蜗居在老旧小区
上海理工大学副教授何强病逝,年仅45岁!
西安市鄠邑法院政治部主任张健逝世,年仅52岁

百色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黄尚德同志因公殉职,年仅42岁!

又一律师英年早逝,年仅31岁!

年仅37岁!安徽一女法官因公殉职!

沉痛悼念郑大张宏选老师,在抗洪抢救国家财产时突发疾病去世!

沉痛哀悼!河南新密市发改委副主任王俊杰查看灾情途中遇难

沉痛悼念中国著名教育家何克抗先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